翻页   夜间
科甲文学 > 逃荒,我全家都是重生的 > 第96章 分战利品
 
苏音转头看向南景之,“南公子,你见识广。我想问一下,这二十匹马可有标识?我们使用,会不会被人认出?”
南景之没有说话,而是看向南五。
南五出声回道:“我刚刚检查过了,这二十匹马没有标识,可以用。不过,你们还是要当心。”
最后一句,苏音明白。
“南公子,这二十把刀具,都是有标识的。我们两方是无法用,不知你这边是否可以处理?”
南景之点头,“这二十把刀就给我们。”
苏音点头,开始细分三方功劳占比。
在这次对战之中,南景之他们出力最多,理应分大头。苏音一行人,虽然人少,但是计谋她出了一半,且这次若非是她,恐怕另外两方人马,还不一定能安然无恙。
至于张家一行人,也出力了,但是是从众,且人数少于另外两方,分配占比自然是最小。
苏音将三方人的功劳都摆在明面上。
“这么说,几位可有异议?”
南五摆手,“我没意见。”
张家更没意见,“没意见、没意见。”
“按照比例,南公子这一方,占比十分之六,我这占比十分之三,张家占比十分之一。”苏音看向双方,“这个比例分配,不知你们意下如何?若是有问题,可以提出,咱们可以商量。”
张家父子两人摇头,“我们没有意见。”
南五刚想开口说没问题,没想到南景之先一步开口。
“这个比例不对。”
其他人皆是一愣。
“南公子你是想如何分配比例?”
南景之轻轻晃着扇子,“张家十分之一,我没意见。你十分之三,不行。太少了。”
杨大山几人提着心,蓦地一松。
他们还以为对方要压他们的比例。
“这次若非你离开,引起我注意,恐怕我们会栽在那里。所以,你理应有一半的功劳。我这边只需要十分之四,其余的归你。”
苏音看向南五。
南五憨憨一笑,“我听南、呃南哥的。他说有道理,你的功劳最大。”
张家更没意见。
苏音冲着南景之拱手,“那就多谢南公子的慷慨,十分之五,我就收下了。”
二十把长刀,按照五百文一把做计算,共计十两银子。
短刃,按照市场价二百六十文算,共计一两三钱。
至于马匹,这二十匹马成色都不错,价格也不会低。
苏音不太清楚马匹的价格,不好乱定价,直接询问南景之。
“马匹作价几何?”
“这些马不是什么名贵品种,倒是品相都不错。最近马匹紧俏,价格略涨,放在市场上,大概售价在五十两左右。”
“那就按照五十两做计算,二十匹马儿,共计一千两。”
一千两这个数字一出口,无论是杨大山还是张家夫子,呼吸都变得急促。
这是他们这一次最大的收获。
这二十人,每个人骑一匹马过来,这是准备回程的途中,带上货物,没曾想到便宜了他们。
剩下的现银子六十三两五钱,这点银子,在一千两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。
“所有东西折算下来,共计一千零七十四两八钱银子。”
“我们拿十分之五,那就是五百三十七两四钱。南公子这边四百二十九两九钱,余下一百多两便是张家的。”
“现在银钱手中的银钱没那么多,张家可以拿两匹马匹,另外现银七两四钱八十文。”
“我这边拿走十匹马,外加三十七两四钱银子,其余都归南公子一方所有。”
双方都没有意见。
苏音看向南公子,试探性询问:“南公子,我们这边用不到那么多马匹,不知你们是否有能力购买?”
南景之这边人多,比他们更需要交通工具。
交通工具多,意味着逃命的速度
“可以。你准备出售几匹?”南景之略一沉吟,便点头应下。
“五匹。”
“可以。”南景之看向张家父子两人,“你们若是也想出售,可以一并。”
张家父子两人对视一眼,“我们出售一匹。”
一匹留着家里用,套在板车上,他们就不用人推车。
另外一匹马,可以换钱。
在这种时候,身上的银钱自然是越多越好,必要的时候能保命。
南景之让南五去拿银子,三方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将战利品分得一干二净。
张家父子两人胸口处揣着五十七两多银子,手中还牵着马匹,两人回到自家营地时,脚下还都是飘着,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。
张家其余人见到他们回来,赶忙问道:“怎样了?”
张老汉冲着自己的老伴和孩子们,咧嘴一笑,“我们分到了一百多两银子。”
“什么!!”
“一百多两银子!”几个儿子和儿媳妇都震惊了
他们可从来没见过一百两银子。
“爹,在哪儿呢,给我瞧瞧。”老二迫不及待的开口。
其余人也都眼巴巴的看着他。
张老汉小心翼翼的从兜里拿出那张面额五十两的银票,还有零碎的银子。
“这就是银票啊。”
老三伸手想要去摸,手还没伸到,便被张老汉一巴掌拍掉。
张老汉对着几个儿子警告道:“看看就行,别动。”
几个儿子、儿媳都眼巴巴盯着那张银票。
他们从来没见过银票,只听人说起过。
“爹,这银票值多少?”老四问道。
“肯定是一百两。”老三回道。
张老大笑着道:“不是,这是一张价值五十面额的银票。”
“那另外五十两呢?”
张老大手指着一旁的马儿,“喏,那个就是了。”
“爹,这个马儿归我们了?”
“对。”
几个儿子高兴的围着马儿转悠。
在古代,马匹相当于现代的汽车,名贵马匹,等于豪华汽车。
男人天生对马匹的喜欢胜过女人。
张老汉忍不住感叹一声,“你们要记住了,今日咱们能平安无事,能拿到这多银钱,多亏了两个人。”
张家几个儿子、媳妇都安静的听着。
“第一个,便是你们的大哥。若不是他坚持,恐怕我们就死在惠安府城门外。”
“第二个人,便是那位叫苏音的姑娘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