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科甲文学 > 穿成八零俏后妈,一手致富一手驭夫 > 第一百四十九章 昂贵的消耗品
 
闫禹宽胆战心惊的又咬了一小口。
“是还不错,很甜。”
小时候吃的有毒红薯,好像也很甜。
“你怎么不吃了?不喜欢吃红薯吗?”苏海棠难得关心的询问。
“我以前吃红薯中毒过,从那以后6我就没吃过生红薯。”闫禹宽向苏海棠说出自己以前的经历。
苏海棠见他眉头皱起,心想,上次中毒估计毒的不轻。
几十年过去,闫禹宽依然对中毒之事印象深刻,并且心有余悸。
见他如此,苏海棠不想继续勉强他吃生红薯。
不管口味如何,闫禹宽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难关,他脑子对红薯的印象,依然停留在十多年前,吃红薯中毒的时候。
“心里过不了那一关,那别吃了。”苏海棠对闫禹宽说道。
闫禹宽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子,他们都能吃,他怎么能因为一点陈年旧事就一直畏惧于红薯。
红薯不是洪水猛兽,他要克服的只是心理难关。
“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,彼之砒霜汝之蜜糖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你不喜欢吃生红薯,不能说明什么,你不必为了迎合我们而强迫自己将生红薯吃下去。”
闫禹宽手里拿着拿一小块红薯,静静听着苏海棠说话。
等她说完,他将一整块红薯塞入口中。
苏海棠微微一愣,心想:他这是和手里的红薯较上劲儿了。
“味道还不错。”闫禹宽吃完评价。
“其实你可以不吃的。”苏海棠道。
闫禹宽,“你们吃
了都没事,我相信我吃了会没事,我只是难以克服心理阴影。”
“现在你克服心理阴影了吗?”苏海棠问。
“什么是心理阴影?”闫熙熙好奇的歪着头。
“我知道什么是心理阴影,就是你今天被妈妈狠狠打一顿,以后你见到妈妈就会很害怕,这就是心理阴影。”闫冬冬热情的帮忙解释。
心理阴影好可怕,爸爸那么大的人都有心理阴影,小时候肯定被打的很惨。
以后他要对爸爸好一点,不能让他想起自己的心理阴影。
心里想着,闫熙熙上前轻轻牵住了闫禹宽的手。
正要说话的闫禹宽,低头看向自己宽大的手,只见闫熙熙的小手牵起他的食指,正仰头看着他。
眼中那充满怜悯而又同情的目光是怎么回事?
闫禹宽不是很懂闫熙熙的眼神。
“我已经克服心理阴影。这只是一件过去很久的事情,要不是今天吃红薯,我都快忘了小时候还经历过那么一件事情。”闫禹宽轻松的说道。
他脸上的笑容作不了假,苏海棠相信他已经完全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阴影。
“好了,锅里的红薯熟了,我们开始放心的吃红薯吧。”闫禹宽对闫熙熙说道。
“好啊,吃红薯了。”
“这一次我要第一个吃。”闫熙熙高兴的将自己的饭碗放在最前面。
“好,你第一个吃,谁都不会与你争抢。”苏海棠笑着说道。
别人家两个差不多大年纪的孩子,总会不停地争抢打
架,但闫家的两个小子,在她的教育之下,变得很懂事。
闫冬冬很少会主动和闫熙熙争抢,有什么好吃的东西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弟弟,要给自己的弟弟给留一点。
像今天这样,只是他以为闫熙熙等会也有吃的,才没有主动让给闫熙熙。
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,她刚进闫家大门之时,闫熙熙和闫冬冬虽然很顽皮,但两人一直互相照顾。可能是因为两人的母亲死的早,父亲一直在忙自己的工作,很少有人给他们两个真正的关心和爱护。
所以,闫冬冬对自己唯一的弟弟很爱护,而闫熙熙也非常的依赖自己的哥哥。
两个幼小的孩子报团取暖,给彼此缺失的关爱。
一家人坐在四方桌边,各自占一方,面前的碗里放着热气腾腾的红薯。
“慢点吃,锅里还有,你们要是喜欢吃,我们天天去买来吃。”闫禹宽笑着对两个着急吃的孩子说道。
“天天吃,那就不好吃了,我不要天天吃。”闫冬冬一边吃,一边说道。
闫冬冬大惑不解。
“为什么不天天吃,我觉得天天吃红薯很好,我宣布,从明天开始,我要吃红薯,不吃饭。”
闫熙熙激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,闫冬冬朝他扔了个白眼。
“你第三天就会不想吃了。”
“不,我会一直很喜欢吃。”闫熙熙说道。
苏海棠笑了,“好了,那地上还有很多没煮完的红薯,明天后天我接着给你煮红薯
,我看你能连续吃多少天。”
“好。”闫熙熙高兴的点点头。
“主人家在吗?你要的煤炭送来了。”
是送煤炭的过来了,苏海棠站起身走到外面。
她以为要等到晚上才能过来,没想到这么快就送过来了。
效率真高!
板车拉着的煤炭停在苏海棠家门口,一名精瘦的男子,脸上带着讨巧的笑容,站在院子里。
“你好,我是来送煤炭的,麻烦您自己点一下数目。”
苏海棠笑着说道:“行,您帮我放到厨房,我来点数。”
她没说自己和张自芳的朋友关系,她相信,对方在过来的时候,便从张自芳外婆的口中就得知了这事儿。
张自芳的外婆是个热心肠的人。
干活的男子是个手脚麻利的人,不一会儿就将四百个煤球放到了苏海棠的厨房。
“没错吧。”男子拖掉漆黑的手套,上前询问苏海棠数目。
“没错,总共四百零五个煤球,还多了五个。”
精瘦男子笑了笑,“有几个煤球有点损坏,那五个就当是送给你的,一个煤球两毛,总共八十元。
听到这个数字,苏海棠暗自咋舌,任何时代,消耗品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按照京都的工资计算,四百个煤球的价格都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。
一般人一次买几百个煤球,远超出个人经济的承受能力。
苏海棠回屋拿出两张五十的递给送煤球的人。
“给。”
男子拿出钱找给苏海棠,“你是
小芳的朋友,我就收你七十八吧,你看行不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